真健康

研发成果

邮箱登陆

肠道健康 才是真健康返回列表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养殖业总产值连续20多年以年平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自从集约化养殖后,饲养周期缩短,出栏率大大提高,数量增幅快。但是同时,集约化养殖又存在疫病蔓延快,滥用药物,污染环境等问题。
        国家环保总局进行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我国农牧业严重脱节,环境管理薄弱,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迫在眉睫。有些养殖企业为了片面追求利润,从促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等目的出发,超量或违禁使用矿物质、抗生素、防腐剂和类激素等。而超量和长期添加抗生素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饲料的安全性和畜禽健康。由于畜牧业生产水平较低,饲养水平和卫生条件有限,因而盲目用药机会增加,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抗生素越用越多,现在已发展到养殖自始至终离不开抗生素的程度,我国近年来动物生产中抗生素年平均消费已达6000吨。
        抗生素是某些真菌、放线菌、细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由于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对病原微生物有杀灭作用,节约了大量本来被有害微生物所消耗的营养成分,使动物养分增加。一方面应用抗生素后,可延长饲料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时间;另一方面可使动物肠壁变薄,从而有利于营养成分通过肠壁膜增加养分吸收。养殖企业为达到促生长的目的,往往大量添加抗生素。
        但是依靠超量和长期添加抗生素只能使得动物维持短期的“健康状态”,而且这种“健康状态”是一种“伪健康”,因为动物的肠道有益菌被药物抑制,菌群平衡被严重破坏。而且动物经常反复接触某一种抗生素后,其体内的敏感菌将变化为选择性抑制,从而使耐药菌株大量增殖,在畜禽体内产生抗药性,临床效果越来越差,从而加大使用剂量,造成抗菌药物使用的恶性循环。
        动物要维持一个真正的健康生理状态,必须要保障肠道健康。
        一、动物肠道的作用
        肠道是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最为密切的部位,是部分肠免疫细胞发育分化的微环境,肠上皮细胞不仅主宰机体的消化及吸收,而且在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耐受中起了重要作用。
        动物要保证好的生产成绩,健康是其必需条件,而动物机体健康的首要重点是肠道健康,因为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唯一获得途径是肠道,同时由于肠道与外界相通,是抵御外界病原感染的最前线同时也是主战场之一。病从口入,机体内大部分病菌是吃进去的, 而病菌进入机体各处的主要途径是肠道。如果肠道是健康的,这些病菌就会受到肠内有益细菌的抵抗,无法侵入血液、体液循环,并很快通过排泄物排出体外。可以说,肠道调理好了,菌群平衡了,肠道的生理功能才能有效发挥,动物才能处于真正的健康状态。
        肠道的健康及其功能正常对动物生产意义重大。肠道由于表面积大,菌群数量高,是病原菌最易进入身体的部位。同时,为使营养物质有效吸收,肠道仅仅由一层薄薄的上皮细胞保护,同时,肠道菌群还能够垂直传播,即从母代传到子代。
        肠道的完整性可以被描述为肠道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好,或简单的说是没有受到损害和健全的肠道。一个保持完整性的健康肠道可以确保有价值的饲料营养成分得到完全的消化和吸收,使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流失减少,使恶臭味降到最低程度,使对肠道病原体的抵抗力增强,使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损失得到控制,使饲料转化率得到优化。
        肠道是动物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机体对于疾病具有自愈能力, 而肠道在这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包括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和有关细胞、分子成分,它可抵御细菌、病毒和毒素从消化道入侵,担负着重要的免疫功能,成为防止外界致病因子入侵体内的一道坚固屏障。有许多自然生理屏障有助于维持肠道的完整性。生理屏障可以防止外来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侵入血液,或通过血液侵入其他内在器官,有助于肠道的完整性。有时由于营养不当或环境不卫生,外来侵袭物的负荷增加时,可以破坏这些屏障。
        正常的肠黏膜屏障包括机械屏障、免疫屏障以及微生态屏障,这三个屏障在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抵御病原体的入侵具有重要作用。以上任何一方面出现异常,就会导致肠道免疫功能的异常,如导致细菌易位至肠系膜淋巴结内,并伴随盲肠内细菌数量的异常增多的现象。
        维持动物肠道完整性的自然生理屏障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粘液——由肠细胞分泌的粘液物质。粘液是防止细菌和真菌侵入的一个屏障,但是,一些酶如尿素酶可以打破这种屏障。
        2、肠上皮细胞——肠道的上皮细胞形成一个具有半通透性的表面,可以有选择性地允许液体、电解质通过,并能够分解营养物质。在肠道中,每一部分的上皮细胞都是一个连续的物理屏障。当微生物和毒素因子使上皮细胞遭到破坏时,肠上皮细胞形成的保护性屏障的完整性也被破坏。
        3、液体分泌物——液体分泌物为大量水和电解质的混合物,在前部小肠中的液体具有保护作用。液体分泌物可以使肠道中的细菌悬浮在液体中,并随着液体的流动而冲洗到肠的后部。
        4、血管分布——在肠道上皮细胞层下的血管分布可以迅速稀释并带走任何可能破坏粘膜屏障的病原体或化学物质,包括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
        二、益生菌筑就肠道免疫长城
        在肠黏膜上寄生着许多细菌,共有500多种细菌,其数量过100万亿个,它们与肠道起相互依存。这些细菌群落像花丛和草丛一样生活在道内,我们称之为肠内菌。主要的菌群包括能帮助维持健康的有益菌群, 如乳菌群、双歧杆菌等,还有会危害机体健康有害菌群,如大肠杆菌。
        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在肠道内平衡共生。有益菌群中比较重要是乳酸杆菌, 它们能通过稠密的繁殖扩张占领, 阻止致病细菌、病毒和真菌在肠道表面找到住处。肠道内的菌群结构会随着动物的生理状态和健康状况而变化。
        肠道内共生微生物群落对保持动物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鸡的小肠黏膜和盲肠是细菌和其它微生物增殖的场所。肠道共生微生物群落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从而保持动物的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长时间以来,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低剂量的抗生素可以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但常常会伤害有用的细菌, 甚至会杀死这些有用的细菌,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此外,对动物生长性能的选育也导致了生长过程中胃肠的改变以及代谢失调、免疫力下降和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等。充分了解肠道微生物群落在营养吸收和抵抗病原微生物方面的作用,对改善动物生产、提高抗病能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倡导健康养殖与动物真健康 
        健康养殖是畜牧业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肠道健康是健康养殖的重要保证。但是,动物的肠道持续不断地与许许多多外来物质接触并对其产生损害,不论在生产中采取的卫生和生物安全水平如何,动物都将会通过饲料和环境接触到多种多样的感染性和中毒性因子。实际上,在畜禽饲养场中,好氧和厌氧细菌,产生毒素的真菌以及原生动物寄生虫、球虫等都不可能被根除,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保持肠道健康的重要性和困难程度。由于抗生素对人禽共患的致病细菌产生抗药性,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动物只有肠道健康了,才能达到真正的生理健康状态。肠道微生态群落中的细菌,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影响宿主的正常生理活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调节剂可以调节肠内微生物菌群的稳定,保持动物健康。微生态调节剂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因其功效独特、无污染、无药残、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微生态调节剂通过多种作用途径弥补了抗生素的不足,为开发和利用“绿色饲料”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从而为人类获得健康安全的食品开辟了新的途径。相信在大力倡导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开发的今天,微生态调节剂将有更大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畜牧业。